《爱新觉罗·载泽》,此词条收录于12/14,仅供参考
爱新觉罗·载泽(1868年3月17日-1930年6月5日),字荫坪,晚清宗室、大臣,清圣祖爱新觉罗·玄烨六世孙。
载泽初名载蕉,为爱新觉罗·奕枨第七子,光绪三年(1877年)过继给爱新觉罗·绵愉第四子奕询为子,改名载泽,袭封辅国公。光绪二十年(1894年)晋镇国公。同年,载泽与慈禧太后的侄女,隆裕皇后的妹妹成婚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载泽任考察政治大臣,至日本、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比利时等国家考察其宪政、工业、教育等,后整理成《考察政治日记》;考察结束后于次年六月回到北京。载泽与其他出国考察大臣向朝廷提议立宪制,开启“清末立宪”的改革。在改革期间,载泽先后任管理武备院事务大臣、度支部尚书、督办盐政大臣,主持相关改革事务,但最终其改革都未有成效。宣统三年(1911年)清政府成立“皇族内阁”,载泽在其中任度支部大臣兼盐政大臣;武昌起义后,载泽反对起用袁世凯,后随皇族内阁集体辞去职务。1912年2月12日,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·溥仪宣布退位后,载泽闲居于家中。1930年6月5日,载泽去世,享年62岁。
爱新觉罗·载泽的主要成就为出洋外交、主张立宪、对财政进行改革等,对清末政局走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。学者邵雍评价评价载泽“有心护国,无力回天”。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